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传真

劳动教育|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平原外国语学校举行第一届劳动教育作品展活动

发布日期:2024-05-16 23:58:12

为了让劳动实践更加丰富和多样,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在劳动周期间策划了平原外国语学校第一届劳动教育作品展活动。学生作品丰富多样,涉及日常生活、传统文化、物理科技、农业种植、木艺、纸艺、陶艺、编织、文物仿制、环保等方面,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激发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1.jpg

趣味沙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我国的文化非常丰富,戏剧、印染、活字印刷等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画脸谱、扎布浸染、制作活字模板、雕刻木板画等,创作出了精美的作品,实现了劳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 

2.jpg

木版画

3.jpg

脸谱、扎染、编织作品

5.jpg

活字印刷模版仿制

寻根探源觅“归途”。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一场“穿越历史时空,与古人同行”的文物仿制活动。神州大地,感受古老文明的发生,仿制文物,沐浴文明的曙光。同学们制作的茅草屋和用心磨制的石斧引人遐想。

6.jpg

文物仿制 

7.jpg

仿造远古先人生活场景

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远古先民生活中重要的生活器具。我校陶艺社团在非遗传承人宋文超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陶、制陶、赏陶,学生们在实践中领略了中国陶艺之美。剪纸和折纸起源于中国,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寄托着淳朴的民族情感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8.jpg

陶艺社团陶器制作 

9.jpg

纸艺作品 

10.png

折纸作品 

11.jpg

三角插纸法纸艺作品 

12.png

衍纸艺术

13.jpg

湿折法折螳螂

木艺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技艺和瑰丽的想象。我校学生利用边角料木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2只小狗台灯。小狗台灯形象憨态可掬,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14.jpg

学生制作的小狗台灯

科技引领潮流。平外创客中心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带领下,开设了计算机编程、3D打印、AL技术等校本课程,指导学生通过编程进行3D打印实验,同学们初次领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在孙东洋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初中学生亲手制作了精美的物理模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5.jpg

仿液压物理小实验制作

原阳大米是中国特色农产品,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为了很好的传承特色农业文化,学生们开发了《原阳大米的前世今生》的校本课程研究,并制作了反应原阳大米种植文化的作品--《盛世农源》。此外,学生还用玉米、大米等农产品创作出了精美的画作,表达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祝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利用当地稻草秸秆,编织草鞋,忆苦思甜,传承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 

16.jpg

五谷丰登作品 

17.jpg

原阳稻作文化作品--《盛世农源》 

18.png

学生利用稻草秸秆编织的草鞋

同学们在参观展品

七(11)班的刘铭暄同学参观作品展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他说:这几天,学校首届劳动技能作品展上展出的优秀作品,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我看到了同学们劳动过程中的细心、耐心、用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当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用诚恳的劳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力量。

七(1)班的同学贾淑涵参观后说:平外首届劳动教育作品展向我们展示了中学生动手创造的实践能力和活力,充满了同学们的奇思妙想。拥有创造力也就为青春带来了无限的可能。青春的创造就在于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用劳动改变自己。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展览。

七年级1班的娄烨子说:在平外劳动展览上,我看到了许多有意义的劳动作品。他们有的根据历史的记载还原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有的根据历史书中的图片,将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房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还有漂亮的扎染、纸艺作品等。这次展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劳动的美好。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育人。此次劳动教育作品展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烈感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不断提升的审美能力。五育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